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空间科学进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空间科学进入了创新发展“快车道”。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有关情况。他说,《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制定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是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统筹国内相关科研力量、凝练部署重大科技任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从而使我国在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尽早取得世界级的重大科学成果,为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和推动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了我国“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认为,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我国空间科学卫星数量较少,产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有信心、有能力迎头赶上,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我国空间科学原创成果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的态势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丁赤飚介绍,《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总目标是: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对于我国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第一,空间科学是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活动包括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三个方面,三方面相互需求、相互支撑,联系非常紧密,其中空间科学是基础、是前沿,在探索宇宙奥秘、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第二,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是建设航天强国道路上必须补齐的短板。当前,我国空间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领域位居世界前列;以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为代表的空间应用蓬勃发展,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制定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助于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进一步锚定目标、统筹力量。
王赤表示,我国航天经过60多年的发展,空间科学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世纪初,我国发射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卫星——“双星计划”,初步形成了以“悟空”“墨子”等为代表的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开展了大量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实验,月球和行星探测工程实现了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发展。可以说,我国逐步建立了空间科学的学科体系,建成了一批空间科学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一批空间科学任务的总体单位,具备了实施空间科学任务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保障能力,形成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人才队伍,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成果。
当前,我国空间科学原创成果开始呈现出多点突破的态势。比如,“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慧眼”是我国首个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羲和”“夸父”竞相逐日;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中国空间站建成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王赤认为,通过上述任务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粒子探测、量子力学检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太阳“一磁两暴”观测、高能时域天文观测、月球形成与演化、火星环境与地质构造、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化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
空间科学技术要真正服务于国民经济活动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第一阶段,2024—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杨小宇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利用空间技术在全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支持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公平进入外空、利用外空的权利,也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跟全球合作伙伴广泛开展航天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航天技术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的应用能力,助力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认为,空间科学就是对人类认知极限的一种延伸,对这种未知元素的探索,肯定会带动各种探测手段进步。比如,对传感器、精密的光学仪器、高性能的探测器的带动作用能极大促进技术进步。通过这些技术进步,为整个航天探测活动培育新技术,这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生产力发展,怎么样把这些成果用好,真正服务于国民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需要跨学科大联合。对这些已经拿到的成果进行深度挖掘,找到更多成果,这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
第二,需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一起合作,真正推动这些成果的应用转化,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找到它们的落脚点。
第三,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共同形成合力,推动资本市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需要关注宣传、成果推广,整个空间科学的深度、难度还很大,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了解这些成果、认识这些成果,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
第五,需要关注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环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四大研究领域,安排了32个研究主题,准备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希望通过这些研究项目获取重大科学发现、突破关键技术并不断推进成果转化,获取应用效益。“《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恰逢其时,后续将以这个规划为指导,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问题,强化科学目标与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有机融合和衔接,为航天强国建设、为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林西强说。